問題意識與計畫目標
本計畫針對西港區面臨的問題,組成在地議題,並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(SDGs)及社區網絡緊密連結,透過智慧生活與文化格局塑造,成為重要目 標。 1.西港社區老年人口眾多,長期健康促進活動的永續執行面臨挑戰。計畫分項 一將與當地長照據點合作,舉辦青銀共融活動,透過互動與數位檢測提升長者 身心愉悅,同時協助社區定期關懷長者狀況。 2.西港農產文化面臨推廣人才短 缺及曝光度不足的挑戰。計畫分項二將結合數位技術與傳統農業文化,培育在 地人才,提升大眾對特色農產的認識,並協助執行胡麻嫂故事館內數位導覽方 案。3.西港以「台灣第一香」聞名,但對刈香文化的認知有限。計畫分項三將 結合文化記憶與知識轉譯,利用智慧科技進行數位內容與服務創新,推廣在地 文化。
計畫執行策略與作法
本計畫透過敘事傳播塑造數位生活與文化格局,結合青銀共融活動、食農教育 與數位導覽,推廣在地文化並培育人才。具體規劃如下: 1.帶領學生與長者參與在地文化手工藝、虛擬實境(VR)及健康促進活動,並 定期檢測長者身心狀況。2.培育在地人才,與學生共同舉辦食農教育活動,並 協助胡麻嫂故事館數位導覽方案執行。 3.繪製西港刈香文化繪本,利用短影音多平台敘事、互動與沉浸式體驗,結合 AI 導覽員、AR 與 XR 技術,創建沉浸式文化體驗。
預期效益與關鍵績效指標
第一年重點是建立定期健康訪視與心理支持機制,引入雲端健康平台,並舉辦 活動匯入完整檢測數據,教導長照據點使用平台進行遠距陪伴。設立導覽人才 培訓制度,推廣食農教育課程及農業廢料再利用技術。文化科技將延續慶安宮 西港刈香文化,並透過自媒體行銷。第二年重點是擴大雲端健康平台使用範 圍,學生將獨立主導健康促進活動,持續進行食農教育人才培訓及回訓,並進 行數位導覽與虛擬實境設計,推廣生物炭盆栽及文創商品開發,強化地域人才 培力。第三年重點是確保健康促進計畫的長期運行,鼓勵學生持續參與社區健 康管理與新產品開發,並推廣農廢料再利用技術。持續進行數位導覽與虛擬實 境設計,利用多平台敘事及 AI、AR 等技術,創建沉浸式體驗,展示西港刈香文 化與歷史故事。
成效評估機制
計畫從在地需求出發,結合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,融入校務治理並持續推動永 續發展。研究發展處創新育成中心暨 USR 推動辦公室將負責整合校內各 USR 計 畫成果資料,參照 SDGs、ESG(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、公司治理)及 KPI/OKR/ SROI 等效益評估指標,建置中長期效益評估架構,將 USR 計畫與 SDGs 目標及利 害關係人扣聯,建立量化指標數據(KPI),並強化成果效益(OKR)與社會影 響力(SROI)分析。
